在外资企业的大门口,有一个打卡机,每个进入厂区人员都需打卡方可入厂。起先咱们以为是用于考勤,但包含咱们在内的一切外协人员也要打卡,所以应该不是考勤。
经了解,打卡机仅仅用来进行灾祸救助的。假如进厂不打卡,就会以为你不在厂区,发作灾祸就不会有人来救你;同理,假如你离开厂区而不打卡,就相等于你还在厂区,发作灾祸时,他人就得冒着生命危险去搜救,而你又不在灾祸区,这便是在拿他人的生命开玩笑。所以,在BOT厂,咱们都能非常自觉的去打卡。
小小的打卡机,一个是折射出的是尊重生命、保护生命;一个却是防人的,是经过考勤避免他人偷闲的。这也便是L厂想学BOT厂没有学成的真实原因:L厂想把这两个相互悖谬的功能放在一起。
在对L厂的规章制度研读时,咱们发现了这样一条规则:“上班迟到、早退、串岗、睡觉,每人次扣当事人地点部门50元”。信任这绝不是L厂的“专利”——在国内企业中应该不鲜见。
?
在对BOT厂司机班访谈时,他们讲了这样一件事:当外资人员发现有司机睡觉,他们会暗示不要作声,叫其他司机出勤。假如说司机岗位比较特殊,那么管理岗位有人在上班时间睡觉,外资管理人员通常也会“视而不见”,怕打搅他们的“清梦”而悄然退出。
尊重职工,职工才干自尊。外资管理人员尊重职工,换来的是职工的强烈自尊心。
比方国内企业一再强调的“三不损伤”、“四不损伤”,假如真有人检查或者职工间相互监督,一般都会造成职工之间、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“关系紧张”。而在BOT厂绝不会有这样的忧虑。
这使我想起了非权利管理艺术中的两条准则:尊重职工,可以提高职工的自尊心;尊重职工,可以消除职工对管理者的偏见。